哪些企业需要零排放?

丁世力丁世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所有制造业都涉及碳排放,所以可以说所有的制造企业都是零碳排的目标客户。 但由于不同行业碳排放的特点和来源不同,所以在规划零碳战略时所采用的路径和实施措施也会有所差异。 这里我们以碳排放核算的体系标准之一——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指南为起点,来简单聊一聊不同行业的减排路径有哪些。

IPCC指南中建议的工业化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共包括六大类气体,20个细分项,173个具体排放源。我们从中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部门,来看一看它们的碳排放特点和可能采取的减排措施。

1. 钢铁行业 钢的生产过程包括采矿、选矿、炼铁、炼钢等,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自于冶金过程,包括燃料燃烧、铁还原、脱硫、冶炼增碳以及焦炉煤气回收等工序。按照IPCC的指南,钢铁行业可进一步细分为5个环节29项排放源。 降低钢铁行业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可以沿袭“节能优先”的原则,通过优化设计、改进工艺流程和提高能源效率等措施减少能耗,进而达到减排的目的;对于难以避免的碳排放可以通过林业碳汇、土壤碳汇等方式吸收利用。

2. 化工行业 与钢铁行业类似,化学工业也包含多个子行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强度较高。以石油化工为例,其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来源于原料加工、产品和副产品回收以及生产过程中的能量消耗。根据IPCC的指南,石油化工可进一步细分为6个环节45项排放源。 对于此类碳排放强度高的产业,减排不能单独靠技术或管理手段来实现,必须通过全方位的策略才能起到有效作用。

3. 有色金属行业 有色金属行业的特点在于原料品质差别较大且存在大量副产物。行业碳排放量计算较为复杂。依据IPCC的指南,有色金属行业可进一步细分为3个环节8项排放源。 该行业的低碳转型与钢铁、化工等行业相似,也是从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两方面着手进行。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的方式降低化石能源消费量和污染物排放量。

除了以上介绍的内容以外,还有很多其他行业和品类也在为应对气候变化做着不同的尝试和努力。 例如建筑行业在制定碳中和目标的同时,也要同时考虑建筑业自身的特点: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城镇化进程仍在继续,每年新建面积数百万平方米。在这当中,如何做到合理施工、节约用能并优化设计方式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而实现建筑行业的低碳转型,技术层面应重点围绕节能增效、优化用能结构和方式、提升能源高效利用率开展。而在管理层面则应当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通过经济激励引导市场行为,形成减碳共识。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