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挺得过危机吗?

武熠辰武熠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轮国际危机和中国以前遭遇的金融危机有本质区别,所以不能指望以前的经验来分析这次危机。 以前的中国面临的是出口下滑,失业增加,资金外流,但是那一次我们面对的国际环境没有这一次这么恶劣,主要矛盾在于国内需求不足(购买力有限)和国际竞争(主要是出口)。

这一次的主要矛盾在国内,是资产价格下跌和收入减少之间的一种平衡,这种平衡如果打破,就会像日本一样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经济负增长。 但是中国的优势也在于此——可以发挥社会主义的体制优势,迅速调优产能,把经济增长的动力切换到内需上来。

当然,实现这样的切换,必须有条件。这个条件就是资产价格必须达到一定水平,让绝大多数人的资产收益大于银行存款利率(2014年7月22日,银行加息前的存款利率为2.75%,一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为2.75%;一年期国债收益率不到3%),否则的话,人们会拼命储蓄,消费欲望很低,投资也很谨慎,经济增长必然乏力。

现在的问题是,房价已经大幅下跌,股民财富严重缩水,二者相加,相当于居民收入减少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降利率,居民的储蓄意愿不会明显降低,因为人们担心资产继续贬值,会把原先用来投资的现金赶紧存起来,而不是去增加消费。这种情况类似于90年代日本的情形,央行降息降准空间很大,但就是刺激不了需求和投资,经济停滞。 要摆脱这种境地,必须要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扩大政府开支,带动需求上升,同时采取一些结构性减税措施,降低企业成本,尤其是居民生活有关的税收(比如房产税、车船税),降低中低收入者的支出,提升他们的可支配收入。

只有实现了收入的增长,才能谈得上消费和投资。否则的话,无论货币还是财政政策都无能为力。 这其实是在用公共财政给个人买单,属于典型的福利主义路径。但此刻我们别无选择,这是挽救危机的唯一方案。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