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什么为金钱本位?

揭薇雪揭薇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货币政策报告》(Monetary Policy Report)显示,中国的货币供给平均利率水平在2015年第四季度达到-4.8% 的低点之后,2016年第二季度恢复至零增长。 什么是货币的平均利率水平呢?

首先明确一点,我国的央行基础货币并不是以“储备资产”为主,也不是像美联储那样直接“购买证券”,而是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投放的。所以我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即“持有一项资产”的那一边,除了“储备资产”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资产是“国债”,这是由央行持有的、以国债形式存在的“广义的货币”(Broad Money)。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的划分标准,是看它是否以法定货币形式存在,如果以法定货币形式存在,就是广义货币;反之,则是狭义货币。

因为“发债”这一行为本身就意味着央行在卖出一项资产的同时买入另一项资产,所以从整个金融体系来看,虽然中央银行是这一过程的参与者,但它不会导致总融资规模的增加,更不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变动。不过,各金融机构之间会相互买卖证券,这个过程就会引入流动性,从而扩大整个金融体系的融资规模,当然也会引发通货膨胀。 所以,虽然央行通过买进有价证券方式冲销了在外汇市场的盈余,但是金融市场总体的资金供给并没有减少,只是资金的流向发生了变化——从外汇市场流向了国内商品市场。于是,物价上涨,而资金成本上升,这必然会在实体经济中引起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这就是平均利率水平的含义。

之所以说平均利率水平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是因为它在衡量期限结构时引用了市场利率,而在衡量风险溢价时则引用了风险溢价。 如果把商业银行的存款负债看成消费者,把商业银行的贷款资产看成生产者,那么,商业银行在中间起到了一个作用,就相当于批发商。这种通过商业银行发放的信贷资金的价格就是利率。这个利率水平既包括了无风险利率,也包括了风险溢价,还包含了信用风险溢价以及流动性溢价等等。用平均利率水平来表示社会融资的实际成本应该是相当合理的。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