琔的五行是什么?

张子凡张子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琔(DIAN) 读音:diàn 部首:王 笔画数:13画 笔顺名称:横、竖、提、横折、横、撇、点、撇、捺、横、竖、横、竖、竖。 五笔输入法:gtjw 仓颉输入法:mgbwk 笔顺编号:51215134112112 一、基本字义 二、详细字义 三、字形比较 四、相关词语 五、古籍解释 六、字源结构 七、康熙字典 八、方言集汇 九、英语释义 十、其他信息 《字汇》云“琱,雕之俗体”。《正字通》云“琱,俗书‘雕’字,今以‘彫’代。”据此,二者在古文字形体上本无异同;且二字的古音相同或相近,都在侯部归去声,故可以通用。 《广韵·筱韵》:“琱,雕也。”又“琱,玉也。” 可见“琱”和“雕”的字形都是会意兼形声的字。它们的本义都是“雕刻”之意。

引申为“雕琢”“雕刻艺术”等义。 《汉书·司马相如传》:“错镂雕文。”李周翰注:“雕,琢也。” 《晋书·皇甫谧传》:“其文藻瑰玮,绝伦逸群……然其倜傥卓绝,妙思天马,常腾跃俊辨之中,而游心于玄冥之域,故世称‘才子’。” 唐韩愈《进学解》:“涂之人可以为禹。”朱熹集注:“涂之人,言其胸中全无道理,惟其才华,可以学行礼乐,致禹之时。” 现代汉语中的“雕虫小技”即由此衍生而来,指“微不足道的技术”或者“精巧的艺术”。 这个成语原本用于贬义,现在通常不含贬义色彩。比如:学艺不精,仅学得了些许雕虫小技而已。

“琱”还特指玉质的雕刻工艺: 《史记·孝武本纪论》:“乃令童男童女七十人,皆衣冠,戴华阳巾,驾龙辇,载金玉,至后庭。”张守节正义引赵蕤《春秋》:“天子祀日,秉璧居位,玉人执斧斤,刻帛为籀文。” 南北朝时盛行佩玉之风,人们喜欢在玉器上雕刻花纹,这种纹饰就叫“琱瑑”。

《南史·梁本纪》:“﹝天监﹞四年二月庚子,诏曰:’朕慕淳德,藐然弱龄,常先万几,克勤小怨。虽复宝章悬于扆越,雕瑑饰于玑衡,但自谓薄德,昧于知过。’” 旧题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诸谣曲篇》:“《咏花笺》曰:‘绮筵散处余香在,冰奁钿盒间。金徽留凤印,丹粉拂琱瑑。’谓之‘花笺’者,盖纸贴金银彩缬为之。”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