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达五行属什么?

乐芸成乐芸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栎”字,《说文》云,“木名。”段玉裁注曰,“此树生山之阳,背阴向阳,故称‘栎’。”“栎”之原始含义为“栎树”;而“通”之本义则指“通往”、“通向”之义(由“辵”与“邑”构成的一个形声字)。后二者并无关系。不过因为古代文字“通”作“通”,且多用于“通达”之义,所以后世往往将“通”理解为“通达”之意。实际上古人所谓的“通”,有时并不一定就表达“通往”、“通向”这样的动态过程 ( 比如《论语·卫灵公》中的“知及之,仁不能守之”的“通”就是这种情形 ) 。从甲骨文来看,“通”最初可能并没有表示“到达”或“通路”的意思。

总之,这两个字形现在都统一表示同一个汉字 “通”,而它们的本义也早已湮没了。 今天我们所说的“五行为木火土金水”中的五行,是汉代儒家学者编造出来的,并不是原始意义上的金木水火土。它们和上古神话中“五德终始说”中的五行不是一码事。这五个字早在先秦就已经出现并使用,但它们的原始含义已经很难确定。现代学者认为应该是指五种颜色——青赤黄白黑。(见郭璞注《尔雅·释草》“赪”条)

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说,“木,赤帝之子,其德仁,其政仁,其令甲,其物草木,其数八……火,炎帝之子,其德礼,其政明,其令乙,其物焰,其数七……”按照他的说法,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于是乎,五行的运行就有了规律。后来王充在《论衡·物势篇》进一步指出,“寅午戌,火之神也。亥卯未,木之精也。申子辰,水之气也。巳酉丑,金之实也。寅卯辰,木之行也。”他说的这些内容都是根据干支阴阳五行生克的理论推导出来的。这种观点被后世所接受并流传下来。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