狲是什么生肖?

曲弛曲弛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狲”字作为姓氏时,读音为[sūn] ,它是属于“子母姓”中的“母姓”(子母姓见《中华字海》);当它作为“猴子”的俗称时,读作[sǔn] 。 根据《集韵·损韵》解释,“狲”字的意思就是[猿属]。

我们首先从“狲”字的古文字形入手来探讨其本义。 “狲”字最早出现在金文之中(如图1),但是字形较为复杂,不容易分析。而小篆(如图2)则将文字形体简化了很多,给我们分析“狲”字带来了很多便利。由图2可知,“狲”的字形是由“手”和“繁体字孫”两部分构成的。其中“手”字表示“手指屈伸的动作”,而“繁体字孫”则是“象形字孫”(見《說文解字》),是“男子盛食物用之器的统称” (段玉裁注),即“器皿中空的底部”“器物下面的部分”。

我们可以给“狲”字的本义设定一个标准答案——【用器皿底下承接东西】。 金文中的“孙”字(如图3)和甲骨文比较接近,形状像一个立着的盘子的底部,和小篆的形状差别很大。由此可猜想,“孙”字可能有一个象形的本义。 段玉裁认为,“凡字之形与聲相離者皆非声字”,意思就是說,凡是形聲的字,形與聲的結合都是有關聯的。而“孫”一字的形與聲則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孫”是一字多音的多音字,它的本義不是由“形聲理據”得到的。 然而,“孙”字既然有“象形理據”,那麼就可以推知,它必有一個和象形表意密切相关的本义。我們可以給这个本义設定一個更具体的標準答案——【承接液體的工具或容器底部的形状像筷子,上粗下细】。

根据“孙”字的字形變化來看,它最初可能是指一根豎立的棍子,而這根棍子上細下粗的部分應該是中空的(如图4)。“用器皿底下承接东西”這個意思最有可能就是由这根豎立的棍子發展而來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甲骨文中,“孫”字的第一笔是短横,而不是現在的正筆,所以“孫”字當時不讀shuāng,而應該读作shǔ。(參考石篤榮著《古文字構形學》)

接著我們來看看“孙”字在古書中的用例。《詩經·周頌·載芟》:“有飶其香,邦家之光。有椒其馨,蘇蘇烝興。”傳統訓詁學著作《毛詩故訓傳》註釋此句云:“苏蘇,興盛貌。蒸,眾也。”又同書註釋《大雅·生民》“載戢乾鉞,載芟載柞”曰:“�鉞,刃也。芟、柞,艸木叢生。”可見,“孙”字最初的語法性質是動詞,意思是承接或是包圍。把兩個不相干的詞義結合在一起用的是連動式,例如“納納孫”就表示“把東西一一承接到指定的處所”。

在春秋戰國文献裡,“孫”字的用法開始豐富起來。它可以在名詞後面作定譯,例如《左傳·僖公二十六年》:“齊侯使慶封田於盧,盧人食之。”也可以在動詞後面作後綴,例如《莊子·天下》:“世之所高,莫如黃帝……堯舜不為,湯武不行。”還可以作為聯屬調查的介詞,《禮記·樂记》:“天子聽政,使工師詔於五音,比之音律。”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