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中五行怎么排列?

鄂歆鄂歆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阴历(农历),是古代劳动人民长期观测天文地理得出的经验成果,具有相当高的科学性。 阴阳历以月球公转轨道为基准建立起来的日历体系。由于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比月球距离太阳的距离远得多,所以阴历的月份长度在公历中相对固定。但是公历的一个年度要比阴历长约一个月,于是每19年阳历和阴历的正月就会重合一次。这种时间上的误差可以通过增加闰月来调整。

我国古代先贤很早就发现了闰月这一现象并加以利用。《周礼》中就有关于“闰月”的记载。《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也提到了秦正月的设置。汉代以后,闰月就被正式规定在了农历的最后一个月。 除了闰月之外,阴历中还存在另一种不均匀分布的天文现象,这就是朔望月。每个朔望月是月亮圆缺一次的持续时间,平均值为29.5306天。由于地球公转的原因,朔望月的周期在阴历中并不是恒定不变。经过长时间的观测与修订,古人发现可以将每个月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朔日,即农历每月初一;另一部分是望日,即农历每月十五或十六。

由于朔日在阴历中的位置相对固定,而望日位置逐月改变,因此将朔日和望日之间的日期按等分划分就成了我们目前使用的阴历。这样划分的好处在于能够比较精确地确定农历中每个月的起始点,从而避免“九月末”、“十月初”或者“正月尾”、“二月头”这类描述上的混乱。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