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块钱收购哪企业?

裘二讲裘二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声明,我并不是来炫耀的!只是觉得这个案例值得分享。 16年底,我们公司想要进军跨境电商行业(当时刚取消了个人跨境贸易的税收),于是注册了一个新的公司作为平台方。然后,我们又看好了一个国内的小众品牌,就想以1元的价格收购该品牌的海外权利。因为对方品牌在国内并没有注册,所以我们打算以这个品牌直接做跨境业务。

一开始我们与这个品牌的代理商谈,被对方以各种理由推脱;后来我们通过其他渠道认识了品牌创始人,才终于达成合意。但在签约的时候,由于创始人英语不好,翻译又不懂商务常识,再加上我们自身商业经验也不足,居然约定了由我们承担进口报关的费用,并且进口的产品必须原价出售(即我们的收购价格+报关费用=销售价)。更搞笑的是,在合同中产品原价的条款后面,我们居然还手动添加了一条,原价是指人民币原价!!!!!!!!!!

合同签订后,为了履行合约,我们还专门去学了如何制作符合亚马逊要求的FBA发货清单和产品说明书,花了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准备各种材料以及产品认证。可惜好景不长,我们在准备最后一份材料的时侯,被亚马逊给拒了,理由是供应商提供的资料不全。我们马上联系创始人,他居然翻脸不认人,说是因为我们已经运营了一段时间,现在又不合作,属于违约。而且,他拒绝提供给我们已经出口产品的单号以及提单复印件。(这里要说明一下,因为在合同里我们支付的对价里面包含了为出口产品购买的保险和办理出口退税的成本,如果他不提供已出口产品的单号,我们就无法获得这些退税)。

因为当时业务都是创始人一个人对接,所以他知道很多内部的细节,比如每个产品的单价,每批出口的数量等等。而我们只知道他自己做的那份报价单,上面仅有每一个产品英文名称,没有数量价格等详细数据。只要他不承认,我们根本无法自证清白。

于是,一场拉锯战开始了.....

因为我们的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于该平台,而该平台又要求我们有真实的供应链条才行,否则不能上新的产品,所以这时我们是进退两难。

后来我们还是凭借已经提供的部分单证,还有我们自己通过其他方式弄到的部分单证,加上我们信誓旦旦的承诺,终于打动了亚马逊,让他们允许我们继续经营,但产品售价不再按照原价计算,而是按照第三方成本加利润来计算。

从此,我们又多了一个“技能”----如何向外国客户解释为什么中国的产品价格比中国还便宜。。。。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