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如何改革?

崔译郎崔译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最初的设计是这样: 先改革政府机构,减少部门权力,设立国家计委(后来的发改委)、财政部、人民银行来取代原来的财政部、计划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并成立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再下放权力给地方政府和企业,实行乡镇企业税利分流,允许其进入资本市场,从而推动城市化进程和发展中国经济。

当时的体制弊端主要是行政垄断和计划经济。行政垄断表现为政府对资源的配置效率低下、政企不分、市场缺乏活力等;计划经济的弊端在于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浪费,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发展停滞。所以改革的出发点就是打破行政垄断,引入市场机制,放松政府管制,赋予市场主体权利。从建立市场开始,改革就一直进行着。

当然中间也有反复,例如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曾经发生过经济下行、通货紧缩,那时改革的方向似乎发生了逆转,人们讨论的焦点是怎么恢复计划经济,甚至重新回到计划经济轨道上去。但是那一次改革并没有真正回头,仅仅是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而已。

80年代的改革主要是对传统制度的改造,90年代的改革则是建立在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制度基础之上。 旧制度的特点是以行政划分经济,市场极其狭小,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国有部门,市场机制几乎没有发挥作用的空间。新制度的特点是市场经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因而改革的过程也就是市场不断扩大的过程,或者说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的地位得到确认并逐步增强的过程。

改革最开始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因为轻工业的产量比较容易确定,也容易做出比较;然后是对重工业进行改革,改变计划经济的体制和方式;最后是对农业进行改革,农村改革是中国改革中最深刻的改革。随着市场的扩展,中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平均每年超过10%的速度发展,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