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高高是什么生肖?

茅清涵茅清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出自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整首诗: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来江水绿如蓝。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前两句分别化用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江边桃花零落,春水碧绿”和南北朝诗人庾信的“竹风生夜雨,桃浪泛清晨”的诗句;后两句借用杜牧“鲈鱼正美不归去”和贾岛“津桥春浪浸晴晖”的诗句。前三句都是描写初春景色,而最后一句由春及冬,用“河豚欲上时”来提醒人们春天已经过去,冬天即将到来。全诗融情于景,动静结合,意境优美。 这首小诗是题在友人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诗的前两句写出江南早春的景象,生机盎然,春意浓郁,充满愉悦之感。三、四两句中作者虽然写到了早熟的农作物(“蒌蒿”“芦芽”),但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引出最后的诗句。

这首小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富含理趣和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难怪苏轼自己非常喜爱这首诗,经常有意无意地吟诵出来。他不仅是“竹外桃花三首”中的第一首,而且是其晚年贬居惠州时期所作诗词中流传至今的作者最喜爱的作品之一。 其实,仔细品味这首诗,你就会发现其中充满了哲理和深意! 首先,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既是写实,又暗含哲理。其实,所谓的“竹外”并非竹林之外,而是指竹林的外面——也就是“竹林”和“桃花”之间,只有两三枝桃花在竹林的外面开放,这正象征了人生中一种独处的境界。人总要学会如何与孤独共处,因为人生总是要经历一段独自一人奋斗的日子。就像竹林中的竹子,一开始也是从几棵丛生在一起,然后才逐渐分布开来的。

第二,中间两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写的是静态的画面,但是其中却包含着动感和生机。“春江水暖”是春水流动带来的感觉,不是温度的感觉。江水中温暖,正是鱼儿游动的缘故,所以才有“鸭先知”。而“蒌蒿满地”是因为它们会随风摇摆,“芦芽短”是因为它们一直努力向下扎根。这些看似静物,其实都充满了动态的美感。

第三,末句“河豚欲上时”有着深邃的意趣。河豚会在每年二三月由大海回游至江河湖泊中,其实这个时间点恰好是在立春过后,惊蛰来临之前。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水生动植物也开始活跃起来。“河豚欲上时”,一方面写出了生物的灵动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自然界万物开始苏醒,应该好好把握时光和努力向上的道理。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