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什么生肖?

宗政钰彦宗政钰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探花,原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名次,第三名。 唐代的进士考试分为吏部试、礼部试两次。吏部试在长安进行,考生成绩由朝廷直接公布;礼部试在洛阳进行,考官由皇帝亲自任命,主考有十几人,分巡考场。由于实行的是“隔帘阅卷”的方式(主考大人坐在帷幕后面,考生试卷放在案上,两袖迎风摆动),故很难确定哪人的文章是第一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唐朝后期改由礼部分别取前三名报朝延审批,这三人的名单即所谓的“探花使”。

到了宋代,由于实行的是“糊名制”,考生试卷被密封,不再能看清名字,所以探花的设置便失去了实际意义。但人们习惯把第三名的称呼保留了下来。元明以后,科举中第的排名依次为殿试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人数最多三十人,第二甲不超过百人,第三甲则没有限制。这样,第三甲就有了“亚魁”“亚元”之类的名称了。

至于第二个问题,从历史渊源来看,应该是牛。原因如下:

1.牛是农耕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之一,与农民生活关系密切。

2.《周礼》中有“牧人”之官职,而汉代的“典牧”之官位相当高。

3.汉朝的“牛角书”应该是一种用牛角的毛笔书写的隶书。

4.汉代画像石中有许多牵牛耕作的图像。 5.王充的《论衡·命义》里有“人君之威,莫大于命相,次则呼名,命牛命羊,令史读之”的话,可见东汉时人以见到君主命名的情形来比喻自己受到恩宠荣耀。

6.唐韩愈的《段太尉逸事状》里记载了段秀实以牛酒慰劳征西元帅府诸将的事儿。

7.宋真宗咸平三年,因为“贡院火,试士除名者甚众......上念贡士失意归乡,特命人给银纸,差官赍诣河朔,买牛酒祭先圣先师,遣官抚慰,仍令本路监司察访,凡有失陷举子,即行劾奏”。(《续资治通鉴长编》)看来宋朝对科场中第的人还是很尊重的,甚至要给落榜的人一些补偿。所以“探花”这个称谓一直保留下来。

8.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兽部》记述了“牛乃田神”,又说“耕田之牛,头上有虚花,如牡丹花色,又如锦纹,名曰‘应景’。”作为“土德”的象征,牛在农耕文化中是相当重要的动物。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