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跟黎巴嫩好么?

粟琳玲粟琳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73年,以色列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的第十天。联合国安理会以5比0的压倒性票数通过第338号决议,要求“所有国家立即停止对黎巴嫩的武装援助”并“立即释放和恢复因阿拉伯国家反对而遭拘留的所有船只和船员”, 然而,美国却单方面否决了该决议。 随后,美国大使布什与苏联外长葛罗米柯达成妥协方案——《日内瓦协议》。根据该协议,各国可以保留已经运送武器的船只,但新的运送必须停止;双方还同意派代表前往贝鲁特调查停战后的冲突事件。 为显示诚意,美苏联合向贝鲁特派遣了一个由十名军人组成的代表团,其中包括一名海军上将、两名上校和两名中校。

14日,在贝鲁特街头,一辆满载美军代表的汽车被一支苏军坦克部队拦住去路。 美国大兵和苏联军官下车后,开始互相挥舞拳头,进行谩骂。 一番争吵后,苏方以“违反停战协定”为由,将美方的两个代表逮捕。 当时,基辛格正在贝鲁特进行秘密访问,他闻讯后立即飞往莫斯科,与葛罗米柯商讨对策。 在基辛格看来,由于美国人已经在越战中陷入泥潭,无力同时在中东展开另一场战争,因此只能委曲求全,与苏联人讨价还价。

最终,经过几轮谈判,苏联人答应释放被捕的美军代表,但不承认有过挑衅行为。 为了显示自己的“宽大”,基辛格主动提出,既然苏方坚持自己是“正义之师”,就要拿出证据来。为此,美方愿意接受“有罪推定”原则,即假定苏联的飞机和坦克率先开炮,并将责任推到对方身上。 听到这里,葛罗米柯摇摇头说,你们美国人错了,真正的“有罪推定”应该适用于你们的特工和间谍,他们经常混迹于黎巴嫩的街道,到处发传单、搞破坏,甚至还试图暗杀我们的使馆人员! 美苏两国代表在备忘录上签字后,苏联人释放了那些“肇事”的美国大兵,并在第二天宣布,他们已经查明了“谁是这些恐怖活动的组织者”——正是美国政府。 面对媒体的追问,基辛格只能老调重弹:指控苏联是“侵略者”缺乏“历史依据”……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