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爱生肖是什么生肖?

巩皙巩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但在我国传统的文化中,爱是依附在两个具体的意象上的——男女之情与父母之爱。 所以要探讨中国艺术中的“爱”,离不开这两个主题。 先秦文学中出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爱情小说《诗经·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翻译:溱水和洧水呀水流缓慢又清澈,青年男女啊手中拿着香兰草呀。姑娘你说去逛逛吗?小伙子说去啦!去看看嘛!洧水边呀欢乐多又多。只见那青年男女呀相互嬉游,互送信物勺药表示心意呀。) 这首诗写的应该是春季祭神之后青年男女的游园活动,从中可见当时的人们已经具有相当高的文明程度了。

到了汉代,男女之情也有了明确的表现----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十五始结发,今夕何不悦!”“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锦缨;烛龙耀暗屋,明月照虚厅。” 诗中所述正是主人公从少女时代到出嫁前后的情窦初开的种种心理历程。

至于父母之爱,在《诗经》里也有体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翻译:爸爸呀你给了我生命,妈妈呀你抚养了我,爱护我、驯养我、照顾我、呵护我,你们恩重如山,我的报答真是没法估算!)

后世提到父母之恩,往往会想起《三字经》里的这句话“母慈子孝”,但这一句出自宋代朱熹的《朱子家训》,并不见于经典。而那句“亲憎我,孝勿怨;亲恶我,孝勿忤”(《幼学琼林》)倒是更符合古人孝顺父母的实际。

不过无论是“母慈子孝”还是“亲憎我孝勿怨”,所表达的其实都是中国传统思想中“仁”的核心概念。所以这种亲情是崇高的,但同时也是理性的。和西方文艺作品中那些撕心裂肺、刻骨铭心的爱情相比,似乎总少了一些灼热。 那么,爱是什么?

我认为是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空间里,人与周围世界所达成的一种均衡状态。这种时间和空间的边界,就是所谓“个体化原则”,它决定了谁能得到爱,也决定了什么样的爱才是正当的、完美的。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