毅五行属什么属性?

袁瑜江袁瑜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字源演变 毅的字形,小篆作“毅”,隶定为“毅”,今文字作“毅”。 “毅”的本义是“果敢、决断”。《说文》:“毅,忍力也。”即忍受劳苦的能力。引申为“坚忍不拔”“坚定不移”“果断英勇”等。如《礼记·檀弓下》:“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然后敢尝酒。故君子自饮,未有不能酒,而忘其所以酒。”《庄子·天下》:“墨翟,禽鸟也……”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飘飖散漫,而至于堂庑之间;徘徊室内,至乎床笫之上。”苏轼《留侯论》:“夫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招六州之贤士与谋,而卒成帝业者,何也?盖能尊贤而任势。”这些词中的“毅”,都是“果断、刚毅”的意思。 但是,这种含义跟“意”有什么关系呢?是不是古人有意造出此字来表示这种含义呢?不是的。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词,表达意思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字形各异而已。比如“既”和“即”,“戒”和“诫”,“观”和“鉴”等等。“毅”和“意”也是如此。“毅”的古字作“”,从“意”从“武”或从“心”。可见“毅”字本是表达“意志坚定”的意思。但是,到了东汉末年,人们发现古文字“意”和“毅”的形状很像,很容易混淆,于是改写了“毅”字的字形,把“意”字中间的一笔撇折过来,成了今天的“毅”。

另外,古人还造了一个新字“嬑”(见《唐韵》),表示“恣意、任性”之意,估计这个字也是因“毅”而造。 清代阮元编篡的《经籍籑诂》,专门收录了这些古今字。并注曰:“古‘義’字作‘誼’……又作‘誼’,亦作‘谊’;‘志’字作‘記’……又作‘誌’;‘毅’字作‘億’……又作‘毅’;‘意’字作‘意念’;‘臆’字作‘肊’‘異’字作‘異’……”可见“毅”字的字形变化之多。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