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gdp何时使用?

韩小穗韩小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国是世界经济中的一极,是世界工厂、世界市场,但同时也是世界垃圾厂,现在连美国都在抵制中国制造的商品,为什么还要把GDP看得很重呢,因为GDP是我们的货币体现,没有GDP就没有钱花。 但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的GDP是怎么来的?我们GDP的来源主要是出口和消费,而现在我国要扩大进口来平衡国际贸易顺差,就要增加外汇储备;要刺激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就必须发行国债,向居民借钱,这两项都相当于把钱从国外或百姓手里拿了过来,那为了抵消这个影响就得让政府手上有钱,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发货币,而增发货币最快捷的办法就是从国有银行那里借(印)钱发放给企业,从而实现GDP增长(因为企业拿到了钱以后就会去采购、投资等进而产生GDP),这种模式就是凯恩斯主义,也就是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因此只要保持GDP的增长就意味着政府手中掌握了更多的资金,就可以更好地实现凯恩斯主义,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此来拉动经济增长。 但如今中国的GDP已经很大了(世界第二),继续像以前那样靠增大需求(投资、消费)来实现GDP的高速增长已经很难了,如果国际环境宽松通过加大信贷规模刺激经济发展还靠谱点,可现在国际金融危机还没有走出低谷,美欧日主要经济体还在衰退之中,通过扩大进口和出口实现GDP的增加并非易事,况且还有通货膨胀和汇率的问题。

所以,在进出口不行的情况下(毕竟中国外贸在世界贸易中的份额已经很大了,再扩大空间不是很多),要想继续依靠过去的政策工具(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很难,而且副作用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靠改革了!只有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尤其是金融体制的改革释放经济发展的潜力,降低经济运行的成本,才能找到GDP增长的源泉并使其长期稳定地增长。

否则,即使暂时靠加大信贷投放、提高财政支出来维持一时的GDP高增长,其代价也是高昂而又难以持久的! 因为在凯恩斯主义模式下,最终还是要靠国民收入分配的再分配功能来弥补需求的不足、完成GDP的增长,既然如此,为何不在初次分配阶段就做好工作使得GDP增长建立在合理的、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呢?这就是改革的思路。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