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字五行是什么?

寇景阑寇景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李”姓是中国第一大姓,源出嬴姓。伯益因辅佐舜帝有功,被赐姓“李氏”;秦朝时,秦始皇赐姓“李”给功臣李耳(老子)。“李”姓是上古时期帝王赐姓,其属性为“土”。 那么“季”姓呢?它有什么来历和传说吗? 《姓氏考略》云:“季氏,春秋鲁桓公子季友,初封奚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 据考证,季姓起源有两个:

其一:得姓始祖季友,祖上是大名鼎鼎的周文王姬昌的第9个儿子,名字叫做管叔鲜。周武王即位后,管叔鲜受封于管地(今河南郑州),建立管国。到了周成王时,管叔鲜和蔡叔度、霍叔处等一起发动叛乱,后被周公旦平定。由于管叔鲜是周王的同母兄弟,在平叛中又出力不小,所以叛乱后被封于鲍邑(今山东曲阜),改称鲍叔牙,史称“管鲍之谊”。

管公死后,他的子孙就用他的谥号(管仲)作为自己的姓氏。到了春秋时代,齐国君主齐桓公想要称霸诸侯,就任命管仲为相,辅佐齐恒公完成了霸业。管仲有一个朋友,名叫晏子,多次向齐桓公推荐管仲,说管仲有治国之才。可惜齐桓公与管仲之间的关系并不好,曾经因为一场政治斗争而将管仲贬黜出国。

管仲离齐赴鲍后,齐桓公后悔了,派晏子去邀请管仲回国,并答应不再计较以往的恩怨。可是管仲已经不再相信齐桓公的话,他对晏子说他不愿再回到那个“如虎添翼”的国家去了。 于是,管仲就在鲍邑过着半隐退的生活,他的族人就居住在鲍邑以西的季孙那里,故称季姜。后来管仲的孙子伯阳随晋文公流亡列国,受到重用,由于他是追随晋君流亡的最年长的卿大夫,故在晋国受到特殊尊宠,官拜下军元帅,成为晋国的中流大夫。他死后,葬于绛邑(今山西侯马),其子孙就定居在那里,以邑为氏并称季孙。

其二:来源于姬姓。周惠王的儿子姬郑,被封于季,人称季郑。他的后代就用季作为自己的姓氏。 除了这两个来源外,季姓还有外来成分,如楚国令尹子椒,封于季,又称季椒;赵国大臣季襄,食采于季,称为季襄等等。他们虽然是外姓,但为了与同姓相区别,他们在自己的名字之前要加一个父或甫,表示他们是父亲的姓。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