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属五行什么?

伏美荧伏美荧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古时候的四川人,在历书上通常是以“川”字命名的。 如东汉末年三国蜀汉时期有张裔“川主”,李福"川公"之称。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也有“川岳精致”的说法。 而宋朝以后则以“西南”或“西川”、“西路”代替了“川”字的名称。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自唐武宗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开始,朝廷在今广元市修建剑南西川节度使治所,作为统管西南地区的中心。

到了宋朝初年又在成都设置益州路,将成都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划为西川路和蜀州路,合称“西川路”“西路”。而之前在四川地区设立的剑南道和益州道则分别改称“江南东路”“江南西路”。 这种地名上的变化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四川人在古代又称“西蜀”“西川人”“西川奴”等。 至于有人提出的四川属于“西方之蜀”的“蜀”,我认为是毫无根据的误传。

首先这个称呼只出现在南宋范成大《吴船录》中,而且他所说的“蜀”指的是“川蜀青衣羌族”。而早在唐朝李白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苏轼也写过“谁人解听萧萧,愁韵满空山”。这些诗句中的“蜀”显然都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是对西南地区各民族的一个泛称。

第二,如果按范成的说法,所谓的“西方之蜀”就是今天的四川省,那岂不是把云南东部的昭通市和曲靖市也包括在内了吗?要知道这两个地方可是属于云南省的啊!这就与“四至”中的“四部”明显相矛盾了。所以这种说法肯定是错误的。 第三,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先秦时期的“蜀”国所在位置在今天成都平原的郫县、温县一带,而这里早在汉朝就已经划归益州刺史部管辖,到隋唐时已经成为州、府所在地,怎么会说这里是“西方之蜀”呢?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