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如何增加利润?

赫连雅馨赫连雅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作为施工单位,只涉及两金(原材料、物资采购)和两费(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他业务所产生的收益或亏损都不影响单位整体的盈利状况。 要讨论施工企业的利润就只需要考虑这两金两费的问题了。 那么问题就变成了,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如何尽可能多地增加收入,减少支出。

(一)销售收入 1、合同价款 在签订合同时就要注意,除了固定总价合同外,其他可调价格合同的结算款=合同价+合同价*(1-(1+费率)*(竣工时间-开工时间))。这里的时间差就是可以调整的价格,也就是说在这个期间内,发生的一切费用都可以从竣工结算中扣除。当然这个工期是正常施工情况下所能达到的,如果发生了不可抗力,则要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解决。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提前完工,不仅节省了工期的成本,而且也避免了人工、材料涨价的风险。所以及时督促、检查项目进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需要提醒的是,对于合同中的条款一定要认真研读并加以明确,尤其是关于计价方式、工程量确认及变更、验收标准、支付进度等等。

2、应收账款 对于施工方来说,拿到钱才是关键,所以在签订合同后要及时向甲方催要工程款,防止因为对方的延迟支付造成自身资金周转困难。另外对于到期的应收账款应及时向其债务人主张权利,避免损失。同时要注意对于超出诉讼时效的应收账款要及时收回,否则可能面临对方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抗辩而不予支持的风险。

3、预收账款 这里需要注意和应收账款区分,虽然都是客户提前支付的款项,但预收账款是销售产品/服务尚未完成时所收到的款项,而应收账款则是卖方销售已经完成了的产品/服务所应收取的款项。所以预收账款其实属于资产类的范畴;而应收账款属于负债类的范畴。二者都属于流动资产的范畴。

(二)营业成本 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购建资产发生的支出;二是项目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其中,固定资产的支出虽然属于营业成本,但如果超过了一定限额就必须通过“累计折旧”科目逐步摊销,分摊计入各期的营业成本。

1、购建资产支出的计算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时候并不能准确划分哪些支出属于固定资产,哪些支出属于无形资产。在这里为了计算的方便,直接统一列示计算购建资产支出的方法: 当期应计提折旧/摊销额=(购置原价-累计折旧)÷预计使用寿命(年) 当期应补提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价值=(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当期营业收入)×10% 以上公式中,将有可能出现未分配利润为负的情况,这在实务中也是非常正常的,无需过多担心。

2、项目运营成本的核算 这部分的成本主要包括:职工薪酬、租赁费(办公用房、车辆等)、社保、税收、宣传费等。

(三)财务费用 主要是借款利息的支出。按照国家相关金融政策规定,建筑施工企业贷款利息加计70%可以作为财务费用列入成本开支,合理加大财务费用的支出也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重要手段之一。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