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是几级旅游景点?

胥晨阳胥晨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大理”一词的来源上看,古代文献中关于“大理”一词的记载主要有以下三种说法: (一)《春秋左传正义·昭公十年》载:“楚子使公子弃疾帅师围蔡。冬十月,楚师还。吴人、越人闻楚师去,皆往因袭之。十有一月乙亥,二师围楚子于麇。子余、伯州犁以其群卒于蹇郢。熊仪、季平、叔夏、郑伯等以胥、孙、申夫及王子穷四族奔晋。初,楚子伐吴,吴子使太宰嚭复命。将行,吴人逆之于郊,季札请观周乐,以罢孙武、伍员之志。及嚭至,告于吴王曰:“臣不可见矣。”乃舍于客馆;既道而反。归,告子贡曰:“吴其将亡矣!礼义多废弃,军事废矣。” (二)《孟子·离娄下》云:“舜作《瞽瞍欲杀舜》《象谓舜见大爸不杀》《瞽瞍杀人》三篇。” 赵岐注:“此三者皆舜事也,皆言舜大爸爸杀舜,而舜大爸爸及舜弟象并欲杀已,然终不害者,是其让德与仁至矣。” 又《孟子·万章上》说:“尧崩,三年之丧毕,舜崩。文王葬文王于毕,孔子曰‘禹稷颜回同道’《论语·泰伯》’。”杨伯峻引朱熹注说:“‘舜崩’当作‘舜葬’”。

以上两段文字所涉及的人名、地名在今地都有争议,但不影响对“大理”来源的分析。 从上述两种观点来看,古代的“大理”指的就是楚国西南边陲的一隅之地——麇国和蔡国的大理邑所在的地方。这里地处荆楚与吴越之间,文化交融,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故而被视为楚国西南边疆上的重镇之一。 “大理”一词虽然最早出现于古代文献之中,但作为地名而言却是在近代才开始使用起来。1924年,云南政界人士曾联合电请孙中山先生改大理府为大理县,以纪念大理地区的著名人物段赤诚(号大理),该提议被孙中山采纳。同年8月25日(民国十三年七月二十五日)大理正式更名为大理县。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内,地处东经99°31'~100°17'、北纬25°25'~26°10'之间。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点苍山,南北两岸分布着古老的街巷,街道两旁布满了古朴别致的白族民居,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大理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茶马古道”的要冲,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枢纽。早在西汉时期,这里就设立了叶榆县,到了宋代时改名为大理县。此后直到清代末年,大理城基本上都是沿袭了大理县治的格局,县城的规模基本没有多大变化。然而世事多变,一场突如其来的变革打破了大理城原有的平静。

辛亥革命爆发后,大理城的命运发生了重大改变。当时驻守大理的北洋政府新军都督尹昌衡宣布独立,成立大理军政府,并率部南下参加讨袁护国战争。为了便于军事动员和组织民众,大理军政府对城内的区划进行调整,把原来的大理城一分为二,南部地区设“南区”,北部则称“北区”,并将南区的部分街巷改为“里”或“巷”,北区的部分街巷改为“弄”。大理军政府还在城区的北端新建了一座占地百余亩的新市街(今天的复兴路一带)供市民居住和生活之用,至此,大理城的基本格局才算初步确定下来。

后来,北伐胜利进抵长江流域后,滇军第二军总司令唐继尧迫于时局形势,宣布取消大理军政府的建制,恢复大理县的建制,大理城再次恢复了旧貌。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之后,大理就被国民党统治,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历史进程的影响,大理的旧城基本上没有新的扩建,面积只有区区2.5平方公里左右,加之城市功能不完善等问题,致使大理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城”。

进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大理这座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的千年古都被赋予了崭新的时代内涵和使命担当。如今的大理不仅保留了原有的传统风貌,而且还融入了现代社会的诸多元素。因此人们都说,如今的大理不仅是旅游胜地,而且还是一座现代化的小城!

优质答主

我来告诉你,丽江为什么被称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首先就是古城和泸沽湖都是国家5A级景区啦(当然现在泸沽湖的门票价格从10元涨到30了)然后还有丽江古城,而且去丽江旅游的人很多都会顺带再去一下丽江的泸沽湖,所以来云南旅游的大多数人都知道泸沽湖吧。

然后,丽江还有一个国家级别的风景区叫做玉龙雪山风景区哦,这个风景区里有一个冰川公园的哦,它位于海拔4680米处的地方呢,在夏天的时候还可以欣赏到雪景哦,是不是很好玩的呢!! 我觉得题主你还没有去过丽江的话可以找个时间亲自去那里感受一下,因为我觉得那里的景色真的很美啊,就像童话一样。 另外推荐一个客栈给你——【宿语】 希望对你有帮助。

发表评论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